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0371-85514649
更多新闻>>
新闻详情
来源:长江电缆 发布时间:2025-03-24 10:15:26
电缆的耐温性能是指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导电性、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的稳定性。耐温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缆在不同使用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寿命。因此,在选择电缆时,必须根据实际工作温度要求选用合适的产品。
-长期允许工作温度:导体长时间运行时的安全温度,一般常规电缆为70℃或90℃。
-短路耐受温度:短时过载或短路时,导体能承受的最高温度(通常不超过5秒)。例如,常规铜芯电缆短路时最高耐受温度可达250℃。
-环境适应能力:高温或低温环境对电缆绝缘层、护套和导体的影响。
-绝缘材料:
-PVC(聚氯乙烯):耐温一般为70℃或90℃,适用于普通环境。
-XLPE(交联聚乙烯):耐温能力强,最高可达90℃或125℃。
-硅橡胶、氟塑料:可耐高温180℃~250℃,适用于极端环境。
-导体材料:铜的耐热性优于铝,在高温环境下,铜芯电缆的导电能力和机械强度更稳定。
-工作电流与散热条件:载流量越大,发热越多,若散热不佳,可能导致电缆绝缘老化或击穿。
-高温老化:绝缘层长期受热可能变脆、开裂,增加短路风险。
-导体过热:电阻增大导致损耗增加,严重时可能熔化或烧毁电缆。
-低温脆裂:低温环境下,普通PVC护套可能变硬、断裂,影响安全。
电缆的耐温性能决定了其适用环境和使用寿命。选择电缆时,应综合考虑工作温度、绝缘材料、导体材质和散热条件,以确保电缆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在高温、低温、户外、工业等特殊环境下,应选用耐高温、耐寒、耐紫外线的特种电缆,以防止安全隐患。
上一篇:国标电缆与非标电缆的主要区别
下一篇:什么是ZR-RVV电缆?
如有问题请留言,我们会在1-2小时之内联系你
联系我们
官方店铺